咨询服务电话武汉:027-88121208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会呼吸的“紫蚕”做着朱鹮的梦

时间:2020-02-21  浏览:

在日本馆设计总监彦坂裕眼中,城市不可能是单纯的乌托邦,而像幼虫孵化,不同的价值观、生活方式碰撞出的多样性是其活力来源。出自他之手的日本馆也像一个空降世博会场的不明有机物,期待人们感知生命不可或缺的“时间”要素——胎动,呼吸,运动等。


会呼吸的“紫蚕

淡紫色的弧形穹顶生物体浮在地面上,凸出来的“触角”,凹进去的“鼻孔”,随阳光和照明变幻的“表情”,看上去像在呼吸。

一个类生命有机体,与周围的自然浑然一体,是彦坂裕设计的出发点。他认为,不损坏地表,不排放二氧化碳,搭建一个无害于地球环境的建筑,是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。为此,他在日本馆中尝试在不隔断周围环境的境况下,以一种与环境共生的方式减低环境负荷,或者灵活运用自然本身所具有的能源。


透光、轻质、高强夹层ETFE膜

“生命体在与外界进行功能性交流的时候,‘皮肤’非常重要,日本馆优先考虑了膜结构。”

彦坂裕选择了透光、轻质、高强、可回收利用的夹层薄膜ETFE作为建筑表皮系统。使用这种膜,可以使建筑的重量减轻一半,而且重量平均分布于建筑整体。“这种膜与水立方使用的是同一种。而日本馆的突破性技术是,在表面涂了一层光触媒,而且膜是双层的,夹层中埋设有非晶硅太阳能装置,可以用来提供20~30千瓦的发电量。每一片膜的形状模仿了树叶,能量制造和传输的原理也和树一样,通过阳光产生能量。”


紫色皮肤上的丰富“表情“

紫蚕上的凸起来的“触角”和凹进去的“凹槽”不止丰富了表情,也是环境技术的应用。我们人类其实也是这样,为了充分融入自己所生活的环境,需要这样的凹凸。

这些凸凹既是复合椎体形状的结构支撑柱,同时具有环保的功能,叫做“循环呼吸柱”更贴切些。“触角”是3座呼吸孔,“凹槽”是3座冷却塔,6座循环呼吸柱相互作用,将光、风、水在内部环境中循环利用节能,保障生命体的新陈代谢:通过由上至下的循环呼吸柱为没有窗子的居室导入自然光;呼吸柱的拔升效果使地板下的冷空气上升,使馆内通风换气,并降温3摄氏度左右;汇集雨水,通过呼吸柱底部的水槽进行蓄水,屋顶的“洒水”进行循环再利用。在馆内还设置了汽化热水器,通过热泵把水加热,在热泵散热的过程中将余温再循环利用,这样就不会排放二氧化碳。







相关案例

Related to the case

友情链接: 武汉中央空调 武汉纸杯厂 武汉展柜 武汉太阳能路灯 武汉网站建设